【海洋素養加強班】來去花蓮聽聽海洋(四天兩夜營隊)

 

課程講師|
洄遊吧、金磊(水下鯨豚攝影師)
莎娃綠岸文化工作室、伊祐.噶照(木雕藝術家)
te'nas海人野廚計畫

課程介紹|

經過一學期的海洋議題探索演講課程,以及影像創作實作課程後,海洋素養加強班最後一堂課拉到花蓮,期能藉由更長時間的沉浸,打開身體感官去接觸海,累積與海相處的經驗;同時,透過在地海洋環境組織與阿美族部落組織的眼睛,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與反思人類與海洋的關係。

Day1

第一天從台北搭車抵達花蓮後,學生立刻前往「洄遊吧食魚體驗館」,享用充滿海味的便當,海鮮食材便是洄游吧嚴選使用相對友善環境的捕魚法,且為當季野生的洄游魚種,在看似日常的飲食中帶入洄游吧「食魚教育」的理念。午餐後,由子嵐老師透過趣味遊戲的方式認識捕魚法與常見魚種,並介紹當季的洄游魚種「鬼頭刀」,除了認識其習性外,現場更準備了公母鬼頭刀各一隻,讓學生實際觀察其體型、顏色、身體構造等,並透過觸摸感受魚鱗與牙齒觸感。此外,子嵐老師也將學生帶到面向七星潭的戶外空間,運用精緻的模型,示範定置網捕魚法的原理與操作方式,學生看著模型理解如何運用不同結構與大小網目等待魚群游入,同時也能遠眺七星潭標誌用的浮球,觀察定置魚場的實際位置與規模。


用腦袋吸收知識後,學生接著跟著子嵐老師與創辦人紋綺老師的腳步,走進的七星潭社區,觀察七星潭從漁業繁榮的漁村轉變成至目前以觀光業為主的變化,一路從信仰中心鎮星宮,經過低矮的漁村老屋,抵達柴魚博物館(柴魚加工廠改建)認識曾盛極一時的柴魚加工產業發展,並了解鰹魚加工過程。接著,學生沿著七星潭沿岸行走,重新溫習定置漁網捕撈過程,並相當幸運地看到「膠筏衝浪秀」,觀察膠筏上岸,由推土機協助載貨的完整過程。

最後一站,學生來到阿斌叔叔的冰淇淋店,聽阿斌叔叔分享年輕時在定置漁場擔任「漁撈長」,甚至因為能力受到肯定而到過日本工作,協助國外做海洋生態調查的經驗,透過一張張照片與阿斌叔叔的故事,學生越來越能想像早年七星潭的漁業捕撈景況。回到教室後,學生一面享用創意魚料理「芋見曼波」(結合芋頭與曼波魚膠質製成的點心),一面分組整理下午導覽的經驗,製作成獨一無二的「五感地圖」;有趣的是,不少學生也在實際觀察社區裡各式民宿林立的狀況,反思漁村風景與觀光產業間的關係。

晚間,學生延續下午對海洋生態的探索,來到臺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老師的家,金磊老師熱情地請學生在這個空間尋找舒適的位置坐下,一面觀看大螢幕上金磊老師精彩的鯨豚攝影作品,一面聆聽老師如何從生物系畢業,加入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當志工,到發現對鯨豚攝影的熱愛,甚至到東加學習水下攝影的歷程,老師幽默的言談中不時流露他對鯨豚的熱愛,甚至不藏私地跟學生分享他的攝影器材,而這份真摯的情感似乎也感染了學生,屏氣凝神欣賞老師耐心等待,進而感到「被(鯨豚)接納了」的鯨豚影像,被深深感動著。


Day2

第二天學生抵達花蓮的港口部落(古名為Makotaay,溪水混沌之意),這裡是電影《太陽的孩子》的拍攝片場之一,也是相傳阿美族早期遷徙的移居地。這兩天學生住在莎瓦綠岸生活工作室,並以此為中心點,跟著部落族人的腳步學習阿美族與海相處的智慧。

首先,由莎瓦綠岸文化工作室的Lafay老師開場介紹港口部落,Lafay老師將學生帶到一旁的傳統家屋,邀請學生仔細觀察建築結構,一面述說其中蘊含的智慧,以及早期部落族人互助完成家屋的傳統;學生也認識了阿美族男性年齡階級制度,理解不同年齡階層間的分工、教導與傳承;此外,家屋中有許多苧麻編織製品,都是出自於Lafay母親(以下稱Ina,阿美族語意即母親)與姐姐鎮妹的巧手,囊括從苧麻種植、採集、剝麻、抽絲、拈線、揉線、染色到編織的工作,嘗試復興與保存這項阿美族的傳統技藝。接著,Lafay老師將眼光拉回部落經歷的土地抗爭運動,娓娓道來過程中面對的內外壓力,政府荒謬的回應與族人所受的苦,經過近30年的抗爭,總算在去年如願取得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這段令人動容的分享也讓學生進一步去理解族人生活、文化保存、以及土地所有權間的密切關係,同時對原住民的土地正義議題有更深刻的反思。

午餐前,課程移到戶外空間,學生跟著鎮妹老師學習如何做阿美族傳統的鮮魚湯,分工生火、採刺蔥、運用葉子做烤具與餐盤,而料理的主角正是昨天洄游吧分享的當季洄游野魚—鬼頭刀!魚湯中除了有學生合力烤好的鮮魚外,也有早上Ina與鎮妹老師到海邊採集的海草與海螺;午餐時的擺盤與小碗都是用葉子直接做成,上頭直接擺放一道道來自土地與海洋的鮮美料理,學生再用最環保且刺激感官的工具「雙手」取代筷子,讓手指記憶下食材的觸感與美味,這樣貼近自然的用餐經驗讓同學們感到既新奇又敬佩。下午課程,學生跟著Lafay老師與鎮妹老師的腳步,從莎瓦綠岸出發沿著海岸步行,一面聆聽鎮妹的導覽時,嘴巴也沒閒下來,因為路旁的小花小草等野菜都可能阿美族小孩的童年點心,或成為餐桌上的美味料理;抵達石梯坪前的農事區時(即抗爭取回的592地號土地),學生分成兩大組體驗「用海水製作傳統酸菜」,一組協助採摘芥菜,一組則帶著水桶前往海邊承裝海水,並跟著Lafay老師學習摘海菜,當場品嘗鮮美的海菜,也為晚餐加菜。

傍晚時分,學生集合到木雕藝術家伊祐.噶照(Iyo Kacaw)的工作室,準備打開耳朵聆聽伊祐與阿洛.卡力亭.巴奇辣(Ado' Kaliting Pacidal)的分享,用輕鬆對談與歌唱的方式聊聊海洋如何影響他們的創作。伊祐感性提到因為意識到部落長輩逐漸衰老,部落文化也面臨傳承的挑戰,因而木雕作品中會融合長輩分享的故事,以及與海洋相處的智慧。而阿洛則用歌聲回應保留傳統文化的渴望,教學生學習簡單的阿美族語歌詞,跟著一起哼唱。最後,在溫暖的氛圍中,大家更站起來圍圈,學習阿美族舞蹈,阿洛說:阿美族跳舞時會打開雙手,彼此牽手,而不是交叉在胸前,也象徵了族人喜歡分享的性格。

學生經過一整天飽滿的體驗後,今天的最後一個活動即是讓學生透過簡單的「如果我有一個新冰箱是太平洋」的創意出發,用文字與繪畫整理他們的所思所感。不少學生提到他們從料理、故事、音樂中感受到部落人跟海洋的感情,也反思了自己過去跟大海的關係,以及人類對於大海予取予求的擔憂;分享時,學生也邀請了Ina、Lafay老師與鎮妹老師,以及部落族人,當面傳達他們的新發現與感謝;鎮妹老師更在受到學生創作的感動下,即興帶大家圍圈唱歌跳舞,讓學生在歡愉的歌聲中結束美好而豐盛的一天。

Day3&4

第三天課程邀請到te'nas海人野廚計畫的料理藝術家陳耀忠,帶領學生透過料理「石頭火鍋」,體驗到阿美族人與山海相處的智慧。首先,學生需要先學習生火,耀忠老師分享生火的步驟,如何挑選木柴等,而一旁掉落的林投葉也會是重要的生火材料,再由學生散開去蒐集木材、乾燥的藤蔓、林投葉等,集合後互相幫忙並熱烈討論,順利生火後學生無不面露成就感。有了火,海鮮則是來自鄰近的石梯坪!學生踏著興奮又有些緊張的步伐,跟著耀忠老師一面採集岩石積水區的海菜,一面放入口邊品嘗感受滿嘴的海味;此外,耀忠老師與族人Ina也親自示範下海採集沿岸邊的海菜與奔走的螃蟹,並分享他們如何在長期間跟海相處中,慢慢理解海的個性,有些老人家光用聞的就可以略知當天的海象,看著耀忠老師與Ina輕巧地在一陣一陣海大浪之間跳耀,學生也更加欽佩阿美族人的海性。

除了食材純天然外,餐具也都是來自大地!學生動手用竹子為自己做一個夾子(當作筷子),從削出合適的竹片、耐心地塑形、用火燒出彎度,到細修邊角直至方便夾取,有學生因不小心折斷竹片發出哀號,有學生汗流浹背但還是無法削出合適的薄度,才體會到看似簡單的夾子,其中藏有對竹片材質、山刀使用,以及專注與耐心等修練。

同時,也有同學跟著Ina學習處理海菜,耐心剝掉海菜底下的沙粒,並運用鹽巴、辣椒水調味,製作出滿是鮮味的海菜沙拉。此外,耀忠老師也帶著一些同學到河岸邊撿拾「會呼吸」的石頭(麥飯石),將石頭燒透後,再由學生挑戰如何用長竹夾將滾燙的石頭放置裝滿海味與野菜的竹筒內,隨著石頭入水,竹筒內發出嘶的蒸氣聲,飄出陣陣香氣,石頭火鍋正式完成!學生一面望著石梯坪的海色,一面用手、用竹夾享用這頓得來不易的山海饗宴,慢慢咀嚼這兩天從阿美族人身上學習到的—與海共處的情感與智慧。

這天下午學生也將面臨分別,單次報名營隊的同學準備返家,而海洋素養班的核心成員則將繼續留在花蓮蒐集更多與海洋有關的影像素材。接下來的一天半,素養班的學生依據自己的短片主題,及跨國的影像蒐集計畫image bank,再度回到這幾天營隊的上課地點:莎瓦綠岸工作室周邊、石梯坪沿岸、七星潭周邊進行拍攝,有人從不同角度凝視海洋;有人觀察人們與海互動的過程;有人採集聲音,錄下他覺得特別有意思的聲音;也有人運用擺拍,拍攝垃圾流到海中的影像,每位學生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記錄下他們的觀察,並整理自己在這四天三夜田野踏查中深刻的經驗與感受。

跨國的影像蒐集計畫image bank是由台灣、美國、英國三地的學生從「海洋故事」、「海洋生態」、「海洋汙染」三大主題出發,在生活中拍攝影片素材,集結成共享的影像資料庫,供各國學生創作時自由運用。

相關資源|

■洄游吧官網:https://www.fishbar.com.tw/main.php
■莎瓦綠岸工作空間FB:https://www.facebook.com/sawalian.makutaay
■te'nas海人野廚計畫:https://www.jacreative.com.tw/tenas/

更多影片|

■海洋素養加強班課程精華短片:https://youtu.be/2m4TNLfdIFY
■學生海洋影像創作線上看(為跨國合作計畫,內含臺灣、英國、美國三地青少年拍攝的短片):https://hereonearth.world/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