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青少年發聲影像學院】當代攝影的100種方法

課程講師:藝術家/吳孟真

一般對於攝影的印象,莫過於拍攝花花草草、大山大河、風景美人等等,捕捉日常美景,又或者運用影像的即時性,如記者般拍下重要的新聞畫面,但在攝影發明以來的一百多年,也有許多攝影家嘗試運用影像進行不同的敘事,創造許多被人們稱之為「當代攝影」的嶄新道路。
今年,影像學院邀請到擁有攝影創作及策展經驗的吳孟真老師,帶領同學認識什麼是當代攝影。在美術館中常見國內外當代攝影作品,陌生、難以理解往往是第一印象,但孟真老師在課堂上歸納幾項常見創作形式,拓展同學們對於當代攝影的理解與認識。

在當代影像中,某些創作者不會刻意追求光影、色彩、線條形狀等常見的攝影之美,甚至也不追求所謂「決定性瞬間」的快門機會,他們經常提出所謂攝影「不等於/無法」忠實呈現現實的概念,並經常強調思想與概念的傳達,提出對於當下人類或自身處境或特定議題的關切,也有些創作者則是探索「攝影」這項媒材,並對進行批判性的思考。
在課堂上,孟真老師提出「策略與機制」、「編導式攝影」、「類型學」等三種常見的當代攝影形式,介紹中外經典作品,並邀請同學進行創作練習。

「策略與機制」源自於60年代中期與70年代的概念藝術,在拍攝前所規劃的概念與行為,重於影像技巧與作者身份,讓攝影作為工具記錄下瞬眼即逝的藝術理念與表演,影像彷彿未經預謀的拍攝,卻也能傳達作者的藝術創作意圖。

李彥澍同學的創作機制為:選擇固定的路口、單一的構圖,並於行人過馬路時按下快門。哪些行人?哪些過馬路行為他無法決定,但從作品中能感受他所選擇的創作策略,以及在這之下,於台北街頭的行人群像。


「編導式攝影」又稱作劇畫攝影、建構式攝影,無需仰賴照片的連續排列,僅在單一幅影像中濃縮敘事,並呈現預先設想的理念。

在許芸綺同學的作品中,她運用標籤紙、鏡子、冷冽光線,呈現對於接受他人評價的鬱悶,每項物件、位置、人物姿態都經過精心設計。
莊馥安同學則呈現編導式攝影的另外一種樣貌,作為課業壓力龐大的學生,我們可以在她的影像中的擺設物,如書桌桌面、成堆的課本、筆記,在昏黃的桌燈照射下,讓觀者彷彿回到學生時期,那段半夜苦讀的記憶。即使沒有任何人物入鏡,看起來日常的畫面,也是經過創作者所設計的。


「類型學」顧名思義將同類型(身份、屬性、功能)的被攝物,可能來自於不同的場景或內容,但將其系統化的標準拍攝形式(視角、光線、構圖),影像內容凸顯系統本身,彰顯被攝物的集體特性和個別差異。

來自高雄的洪珝喬同學,用相機記錄下鹽埕區十字路口上的店面黃金地段三角窗,照片皆從被攝物對角,即面向三角窗拍攝。構圖採主體置中,涵蓋相鄰三角窗左右兩側建築和轉角路口,突顯三角窗之特色。
珝喬也觀察到鹽埕區三角窗多為高樓層建築,一樓為店面,店面類型以餐廳、服飾等需要人流以維持營業額的商店為主,並運用大型招牌和醒目色調形成焦點;少部分三角窗建築則是單純的住宅大樓或酒店。其中,老舊的三角窗建築色調和周邊建築一致,翻修過的則與周邊建築大不同,成為更搶眼的存在,相當有趣。

 

在攝影術發明以後,其獨特的媒介特性也讓許多藝術家思考影像如何介入當代藝術。當然當代攝影絕非僅有三種形式,但透過孟真老師介紹,讓同學按下快門前,能先有所思考,攝影創作不再僅是拍攝美美照片後來挑選,而是從日常觀察中找你的創作企圖,並有所規劃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