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文教基金會在今年首次與金馬國際影展合作,共同舉辦「影迷新世代」系列活動。共有八間高中職學校參與,分別是三民高中、中和高中、景美女中、麗山高中、大同高中、和美高中、內湖高工、崇光中學,合作老師有公民科、國文科、英文科等。 活動中,邀請師生到影展現場觀影前,會由影展團隊進入校園、帶著影展介紹課程,看片後有遠端視訊的影人映後座談,或影像專業講師分享電影中的影像語言討論與分析。透過影展入圍片多元的題材與拍攝手法,期待同學們成為年輕影迷踏入影展,也和同儕一起挖掘、討論自己喜歡的影像。
策展團隊入校:影展是什麼?你們有看過這種電影嗎?
大部份的學生是第一次認識影展,金馬的夥伴也是初次進入校園接觸青少年,透過影展團隊節目組的入校,宛如各校舉辦了限時、限地的「電影展覽」,同學們藉觀看過去影展期間拍攝的花絮影片,露出看見新世界的眼光,「怎麼和我去過的電影院長得不一樣?」兩個小時的課像是一場小型選片指南,透過電影本身的影像,感受除了平常會看的英雄電影、浪漫愛情喜劇片,其實還有許多豐富、有趣的可能性等著他們探索。課程最後特別簡介該校之後到影展要看的電影,補充該片的拍攝背景、提醒觀看時可關注的細節等,引起同學的興趣。
影展現場見!
同學初次來到金馬影展現場,穿著學校制服在影城裡感到好奇地四處觀察、仔細閱讀官方的海報看板、場次及活動公告欄,甚至紛紛拿起手冊研究如何購票。特別的是還有外縣市彰化和美高中的師生,觀影當天包車上來台北,對久聞而不見的影展更是感到新奇。 不同學校分別看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四部長片《青春簡單愛》、《小狼居家守則》、《甜蜜出走》、《GUNDA》和一場金馬獎入圍劇情短片與動畫短片合集,主題涵括了青少年的自我認同與性啟蒙、墨西哥的非法移工議題、青少年的公路電影,也談農場裡神秘的動物生態﹔除了劇情片,還有紀錄片、動畫片,畫面亦有彩色和黑白,有的剪接節奏快速,也有寧靜沈穩的長鏡頭。這些故事和拍攝手法對許多同學來說是首次接觸、獨特的影像經驗。
影人面對面及疫情之下——影像講師登場&視訊Q&A
疫情的關係,國外影人無法像過去影展辦理時,來到臺灣與觀眾見面,因此在映後座談的安排上,以影廳內大螢幕遠距視訊的方式進行,希望仍可以帶給同學與創作者交流的機會。僅有入圍劇情短片與動畫短片的放映因影人為臺灣導演,所以是唯一能突破疫情、面對面互動的場次,這場次特別邀請了遠在彰化的和美高中師生,當天一早從彰化搭車來到影展現場。在入圍短片和動畫合集中,有偶動畫、手繪動畫、3D繪圖動畫,也有真人演出的劇情短片,主題、形式和風格都大不相同。雖然都是動畫,卻因為製作材質和製程的不同,帶來觀影上完全不同的感受,同學們透過短時間內看到的差異,得到可以對照的視覺體驗學習。
映後四位導演大方分享創作甘苦,偶動畫的導演甚至帶來了拍攝時使用的布偶,布偶穿越大銀幕奇幻地來到現場,學生也更能感受到除了看電影本身,了解背後的創作歷程亦具魅力,整場映後座談給了同學一場「影展式」的影像洗禮。活動結束後,和美高中的學生們搶著和同樣來自彰化的導演合照,也有同學和工作人員分享這是他第一次進電影院,雖然遠道而來,但能有這麼豐富的體驗很值得,還許下未來一定要再來的願望,這就是影展的吸引力吧!
其他遠距視訊的場次也帶給同學許多驚喜,許多導演都提到,有機會和遙遠國家的一群青少年聊自己的創作是很珍貴的經驗,過程中甚至會呼喚同樣是青少年的兒女來鏡頭前和我們打招呼。 無論是實體或線上的映後活動,對於看完片總是有許多疑問的同學,皆是難得的機會,這正是影展有別於一般電影院放映的獨特之處,而原先對電影想法不多的同學,也透過映後座談在影像中有一些新的思考和發現。有同學向導演尋求建議:「我以後也想當導演,該怎麼做好呢?」導演回應同學可以多看電影、多去嘗試,想創作就開始寫下自己的好點子、用手邊可得的器材紀錄生活;而有位導演不小心把Taiwan講錯,同學們在銀幕這頭集體吶喊:「Taiwan!Taiwan!」導演意識到口誤後誠意十足地頻頻道歉,逗得大家笑出聲,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插曲。
有些同學還參與到影像專業講師帶領討論的場次,由影評人孫世鐸與藝術家楊雨樵老師帶領學生討論,此影像課程為本次合作特別規劃的活動,邀請同學回想剛剛在電影中看到了什麼?影像設計有何意義?同學有時沈默,有時拋出有趣提問,而講師們立即的回應與分析也讓大家發現影像裡細膩的安排與手法,留下更深刻的觀影體驗。
影迷新世代的誕生和延續
未來台北金馬影展的各個影展手冊也會在入選電影上特別標示「推薦給青少年」的記號。有愈來愈多影展一起合作青少年觀影活動,在108課綱的推行之下,老師在校內也開始與外部串聯資源,也為影像教育的推動開啟更多新的可能。除了讓更多學生願意自主翻開影展手冊、規劃片單外,在更認識影展、進而感受到「電影」的多元及其豐富的影像魅力時,也能藉由課程中運用電影教材去做更深入的影像討論,邀請學生把自己的看見表達出來,和同儕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