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兒少戲劇趨勢
兒童節目人才孵育計劃工作坊首場講座以雜誌型節目與非典型棚內節目為題,接續第二場講座以兒童劇情短片與劇集為旨,邀請曾任職公視兒少組,作品獲台灣國際兒童影展節目獎和金鐘獎,並擔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劇集中《必須過動》與《孔雀》兩部片編劇統籌的夏康真,分享來自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中兒少戲劇趨勢的第一手觀察,及兒少短片劇本的寫作手法與提醒,並摘錄角色成功形塑案例,藉此對照孵育計畫過去五年來創作者一直面對的問題與挑戰。
 
慕尼黑兒少影展的戲劇趨勢
 
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今年(2024)主題「For Us, No Planet B!」與環境議題相關,議題如何融入兒少戲劇與節目中,講座開場放映Apple TV的兒童劇集《珍愛地球大探險》(Jane)提出解方,故事講述九歲女孩珍運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拯救面臨生存危機的動物們。在蜜蜂單元中,珍縮小成為蜜蜂大小、搭乘飛行艙勇闖蜂窩,一路尋找消失的工蜂,然而誰會在乎蜜蜂從世界上消失呢?珍以「花無法授粉,便再也無法吃到薯條」的日常危機讓夥伴意識問題的嚴重性,又以「蜜蜂螫傷同學,是為了保衛親友而犧牲性命」化解蜂巢的摘除危機,藉由從小孩真正在乎的觀點出發、曾經歷的情感關係為例,艱澀無趣的環境議題也得以透過想像力,讓孩子親近自然、相信自己的力量。
 
回到慕尼黑兒少影展評分標準,主要分為四大項目,「Target Audience」考量目標觀眾的年齡、文化與知識水平適切性,傳遞的訊息是否適當且具備足夠娛樂性,是否相信且賦權給孩子。「Idea」關注故事有不有趣、形式是否新穎,能不能刺激孩子思考、達成教學目的。 「Script」則評估結構平衡與否,主題是否歷經細緻田調與發展,有沒有良好的對話品質,角色動機是否具備。 「Realisation」則是執行層面的考察,故事題材是否好好透過電視來呈現,諸如美學風格、節奏、鏡頭語言等等,並非選擇繪本或電玩等其他形式,而是經由電視這個媒介讓作品獲得最好的發揮。在這四點之外,回歸故事根本,先要理解自己的作品是「For Children」還是「About Children」,這是部為了孩子、從他們視角出發的故事,抑或只是關於孩子的劇情短片,關鍵在於結局有沒有提供希望與正面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非恐嚇孩子,在險惡困境展露曙光才是 For Children 的作品。
 
影展入圍片的主題繽紛多元,7到10歲的組別裡講述容貌焦慮、自我認同、友誼背叛、戰爭難民等種種議題,11到15歲組別則論及性啟蒙、自殺者遺族、權勢性侵、水資源短缺等課題,然而這些承載沉重經驗的故事裡,為什麽還可以吸引孩子的觀賞?從「幽默」著手,建立搞怪卻具有可信度的孩童角色,抑或從議題的另一角度切入、以青少年的觀點來反諷,比如挪威版本的「萌學園」 Superhero Academy(Superheltskolen)立志成為世紀大反派的超能女孩,在「偷竊學校牛奶」還是「找出雷神老師弄丟的爆炸腰帶」的兩難中選擇後者,運用超能力拯救校園,這齣低配版的超級英雄片爆笑可愛,從奇想出發而認識自我,藉荒謬故事描繪人性,透過女孩的「選擇」定義角色自身。「自我探索」則讓兒童可以跟隨角色,角色因爲內心驅動而採取行動,在過程中慢慢抵達身心平衡,甚而影響周遭的成年人,比如日本NHK Runaway Girl(家出娘),描繪10歲女孩面對母親自殺後,抱持疑惑與不解展開返鄉旅程,也漸漸釋放家人積累的情感。另外也可展現「解決問題、與大人對抗的能力」如《巴拉姆比的頑童》、「溫暖的親情」如 Crazy Fun Park,抑或同儕友誼、兒少愛情、極端處境等引人入勝、日常中的非日常時刻,抓住孩子的目光,讓他們成為忠實觀眾群。
 
劇情短片的寫作筆記
 
剛從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評審卸任的夏康真編劇,接續分享兩個月內密集觀看短至三分鐘、長至二十五分鐘不等的觀影經驗裡,短片寫作的提醒。首先即是「有效率的敘事」,短片缺少時間鋪陳角色處境和背景,因此需要在故事行進中一邊介紹角色、一邊編排情節,透過角色的對白與選擇才得以讓觀眾投入情感。根據評選的三百部短片分析歸納影展劇情短片結構,約略可理出三種常見架構型態:目標追隨型、解謎型、翻轉觀眾認知型。
 
「目標追隨型」的短片中,片子開頭時角色面臨的難題已浮現。如果是帶有社會批判意識的短片,會多一層,由主角周遭的人事物,代表這個社會的問題。主角單純的願望,會因為跟周遭人事物的互動,而與和整個大社會結構、問題或趨勢交織在一起。隨著周遭人事物逐漸揭露的真相,與主角的意圖產生衝突,相互影響。如果這是一個有力量的主角,在衝突發生後,周遭人事物的狀態,會影響了主角的選擇 ; 主角的行動,會影響故事的結局,就算結局不是主角想要的,主角也會實踐他的某種意志。這一點在面向兒童的影片中格外重要。我們需要讓兒童看到,他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但是他們仍可以有某種力量。
 
「解謎型」則讓角色與觀眾都深陷謎團中,一步步釐清自己經歷了什麼。
 
「翻轉觀眾認知型」起先讓觀眾無法理解主角的動機,但隨著劇情推演、揭露其背景,才恍然大悟為角色感到同理或同情,比如巴勒斯坦的《漫長的等待》(In the Waiting Room)從長年說著「巴勒斯坦阿拉伯語」的年邁母親,刻意以不熟悉的「埃及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問候一起候診、說希伯來語的以色列婦人的矛盾情境,揭露巴勒斯坦人歷史推移後仍難以消弭的隔閡,導演藉日常看病故事書寫國族情仇。夏康真編劇將此稱為「從外部包圍中央」的敘事手法,掌握「逐步揭露的藝術」,將重要線索藏起來,當揭曉後為觀眾帶來翻轉的驚喜與震撼。
 
關於「從外部包圍中央」,指的是創作者不直接討論、控訴電視中的議題,而是透過故事的營造,尋找有創意的切入點來說故事,使觀眾因喜愛故事,而更能理解議題風暴中人們的處境、刺激思考。本屆高雄電影節有數部入圍初選的短片直面伊斯蘭社會裡女性參與運動的權利,比如女扮男裝踢球遭到禁賽、女兒與母親決裂參與韻律體操大賽拿下大獎,這些影片的做法較偏向直接控訴。同樣探討女性參與運動權利的吉爾吉斯短片《摔角吧女孩》(Burul),則透過驚險有趣的故事來切入議題。女孩被父親訓斥不准玩摔角,上學途中卻遭人搶婚,哭泣害怕的她鼓起勇氣以摔角技術扳倒男人,及時趕到的父親與摔角教練帶著她逃過一劫,然而故事尚未結束,隔日女孩起床發現,父親早已為她在馬廄中架設好練習摔角的假人。
 
在短片的結構中,結局往往會出現出人意表的翻轉,並直指故事主人翁的意志核心,給觀眾留下餘韻無窮的離場感。對兒童影片來說,創作者若能將故事張力凝聚到最後一秒,都還無法得知結果,甚至讓結局翻轉再翻轉,就會營造驚險的感覺,也更能吸引小觀眾的目光。例如在曾入選台灣國際兒童影展的墨西哥短片《搶救髒皮鞋》裡,愛踢足球的男孩被校長下了最後通牒,若下次服儀檢查皮鞋再沾滿泥土將被禁止踢球,男孩下定決心把皮鞋擦得光滑溜溜,上學路上卻接連遭逢危機,他努力不讓鞋子被弄髒,好不容易排進隊伍,卻不小心被前方同學踩了一腳泥濘,眼看著校長就要來到面前,男孩靈機一動,翻轉成皆大歡喜的結局。
 
深刻認識你的角色,為故事疊加深度
 
「故事無法順利發展,往往不是情節不夠精彩,而是不夠認識自己創造的角色」講座第三個子題聚焦「角色形塑」的重要性,必須將角色的思考脈絡與生活細節分享給觀眾,才能讓閱聽人感同身受,一起推動劇情。歸納兩種常見的兒童角色,「日常英雄」在兒少角色裡通常天賦異稟、甚至擁有超能力,但不可以讓他們輕而易舉達成任務,應兼顧現實社會的挑戰與困境,讓兒童觀眾認同角色的成功得來不易。同時,在以兒童為中心的短片中,需拿捏成人角色在任務中介入的程度。「平凡人」是建立在寫實基調的角色,他們有些小缺點,可能容易驕傲、時而膽小懦弱,但伴隨環境與人物影響、於挫敗中成長,獲得勇氣面對難關,然而「平凡不等於性格籠統」,創作團隊需要參與式田調與孩子一起玩耍體驗,挖掘每個角色獨特性格與在乎的目標,才能避免淪為陳腔濫調。
 
角色形塑立體後,試著為故事疊加深度與層次。以入選今年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日本賞的智利短片《荒地中的足球夢》為例,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中,長年乾旱讓居民一批批搬遷,少了隊友的足球男孩該怎麼辦?主角安坦的角色動機是對於足球的熱愛,外部目標(具體可測量的目標)是在朋友搬離後球隊仍可持續運作,內在目標則是延續朋友間的革命情感與友誼,角色需求是接受無法改變的現況、與好友道別,角色風險為「當無所作為,球隊將可能解散」的遺憾,以苦樂參半的結局定調青少年成長短片。第一層次的寫實基調,紀錄安坦如何應對因惡劣環境而起的切身問題,第二層次則是在角色具體目標(want)之外,可以看到角色需求(need),物質爭奪下(公用足球)的友誼考驗(是否背棄球隊、不再一起踢球),故事背後的社會問題與環境議題表達對區域性兒童福祉的人文關懷,更是導演犀利的批判。
 
除了基本的三幕劇結構與故事層次安排,可以進一步在短片內放入兩個角色目標,比如曾入選奧斯卡短名單的挪威劇情短片《雪橇合唱團》(Sparkekoret),片頭父親開車載兒子加百列返家的路上,憤怒地將一名擋在馬路中央的難民丟到結冰的河裡,看見窗外為當地難民募資的雪橇合唱團也嗤之以鼻,殊不知兒子偷偷在學校加入合唱團,更碰巧聽聞有位難民在河中淹死的消息。下大雪的夜晚,剛練完合唱的加百列看見父親一臉嚴肅地在車旁等候,他想改變父親仇視難民的態度(角色目標一),也希望正式成為雪橇合唱團一員(角色目標二),然而一路上的沉默與窗外的陌生風景讓他倍感緊繃,父親停車走向一棟木屋前敲響大門,出現那位被拋進河裡的難民,加百列無法聽見他們談了什麼,只見父親又搬了一個紙箱,難民從中拿起一件羽絨外套穿上,他才放心展露笑顏。劇本巧妙地將難民議題與合唱團連結在一起,使得十六分鐘的短片裡不僅完成三幕劇,更達成兩個角色目標,以精簡的敘事手法,每一場戲留有懸念讓觀眾解讀,透過鏡頭語言、聲音設計來省略對白,建立出可信角色且富有層次的故事。
 
讓兒少節目與戲劇和孩子一起走得更遠
 
「議題因故事而被看見,故事因人物而動人,人物因議題而有重量。」編劇夏康真藉由紀錄片導演曾文珍的話,改寫成面向兒童的短片作品時創作者可以放在心中的小提醒,並於講座最後額外提及此次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中數部擁有精彩角色與主題的作品,比如芬蘭電視劇集 The Short Fuse (Räjähdysherkkä),以不完美的受害者形象出現的 Meriä,她沒有被霸凌者的典型反應,反而擁有表達慾望、易怒挑剔,從一開始憤世忌俗的想要炸掉足球場,到漸漸展開朋友間相互救贖的旅程。又比如挪威至今推出第七季、跟隨主要演員長大的劇集 Like Me(Lik meg),講述年輕人渴望受他人喜愛與歡迎的日常故事,第六季著重性啟蒙的過程,16歲的Leo和Sofie對於「性」感到好奇卻缺乏經驗,劇集描繪首次性愛的挫敗與壓力,與網路上色情影片的不切實際形成對比,劇集反映真實經歷開啟性的多元討論。這些不完美的角色、不完美的經歷,卻以更貼近兒少觀眾情感與經歷的形象出現,讓他們願意看下去。若想了解更多不同年齡區段的入圍劇集或短片,可點進影展手冊閱讀劇情簡介與該片討論的核心議題。
 
從具有全球指標性的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展的作品,回看臺灣未來在創作兒少戲劇與非劇情類節目可以發展的方向,讓徵件計畫入選團隊有機會走得更遠。今年富邦文教基金會兒童節目人才孵育計畫推出的三檔節目更獲得影展肯定,在7-10歲非劇情類節目中,與客家電視台合作的《登山總動員》獲得全球首獎、《悄悄話:對手的秘密》獲得二獎;在11-15歲非劇情類節目中,與公共電視台合作的《海洋日記》也獲得二獎佳績,透過長期陪伴與扶植兒少節目,讓臺灣走向國際舞台,也期待更多夥伴的加入,發展更多屬於臺灣在地、面向兒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