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目經典案例——如何視覺化節目構想
富邦文教基金會自2019年推動首屆兒童節目孵育計劃,長年致力提高臺灣兒童節目自製率,至政策逐步回應上來——專為兒童與青少年打造的跨媒體影音平台「小公視PTS XS」甫於2024年8月20日開台,文化內容策進院在專案項目「內容開發專案計畫─前期開發支持」鼓勵兒少動畫產製,自2021年起迄今支持超過40部作品,讓臺灣兒少影視內容從培育、製作到傳播整體環境漸漸完善。今年兒童節目人才孵育計劃徵件3種節目規格,兒童短片、雜誌型兒童節目、學齡前兒童節目,首場工作坊即邀請公視兒少節目資深製作人林曉蓓揭開序幕。
 
雜誌型節目:單一形式,無限可能
 
「我們就像是操偶的人。」林曉蓓製作人以一張芝麻街布偶在台上演出、操偶師在底下繪聲繪影的圖片開場,走過戲劇與行政、回到最熟悉的兒童節製作裡,她從芝麻街取經轉換成台灣版的《水果奶奶》,整場講座正如同一齣寓教於樂的兒童節目,從組內分享自拍的暖身活動——觸及自身與他人如何觀看自己的課題,到歡唱芝麻街 Monster in the Mirror 一曲 ——學習面對恐懼與微笑接受的勇氣,進入雜誌型節目討論,到如何引發孩子動機與工作經驗的分享,每個段落安插跟隨影片動動身體的串場環節,讓學員投入其中。
 
雜誌型節目擁有豐富美學表現,相乘相加的內容編排傳遞鮮明主題,藉由思考階梯的設計引導孩子學習,透過制式的節目形式(format)發出共創邀請,與國外團隊、跨界夥伴創造合作機會。雜誌型節目分為兩種類型:直線式與圓圈式。直線式節目像是為觀眾端上一道道料理,不一定有主題,重點在於掌握用餐節奏與帶給味蕾不同刺激,因此第一個與第二個單元並不直接相關,仰賴主持人承先啟後的串場將數個單元整合起來,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兒少醫學科普節目《人體奧奇實驗室》(Operation Ouch!),半小時節目包含十個單元,像是治療兒童傷患的現場、踮腳尖的肌肉控制實驗、培養蛆的生物清創、多毛男人的研究與緊急救護的前線觀摩,眾多單元建立在輕鬆的基調、風格一致的運鏡與敘事,以及主持人的串場旁白,讓節目多元卻不雜亂。
 
圓圈式雜誌型節目則以不同方式敘述同一個主題,如來自德國的西南廣播公司(SWR)製作的 I Know an Animal(Ich kenne ein Tier),蝸牛單元從猜謎遊戲、生物觀察、模仿蝸牛移動到以此為題材動手創作,最後再以生動的動畫故事收尾,孩子可以從方方面面認識動物。雜誌型節目的形式設計,可以透過思考階梯加成學習效果,如日本廣播協會(NHK)製作《像烏鴉一樣思考》(考えるカラス~科学の考え方~)從科學方法出發,歷經觀察、假設、實驗到結論,讓孩子練習思考、推論並得出解答。第一集「觀察」單元裡,當手指碰到杯緣,為什麽會影子像是磁吸一般延展?「假說」單元中,從紅球投入神秘水管滾出白球的奇怪現象,提出管子內由白球填滿的假設。「思考練習」單元由主持人蒼井優「實驗」當一長一短的蠟燭放進玻璃罩裡,哪個將先熄滅?穿插歌曲後,「解答」單元揭曉結果,因為二氧化碳受熱密度變化的關係,得到長蠟燭先熄滅的結論。
 
當雜誌型態節目建立清楚形式,可以進一步邀請不同團隊、跨越國界共創合作。在臺灣公視與瑪雅博士合作的案例中,當主題圍繞著「樹」,各個國家正值不同季節、種植不同品種的樹木,節目可能關於孩童和大樹玩捉迷藏,抑或動手利用枯葉完成美術作品,甚至是親手種下樹苗,臺灣選擇「冥想」單元,讓孩子想像自己成為樹木,加入動畫創意呈現,每個人擁有獨一無二的體驗。這正是雜誌型節目的潛能,在制式形式的基礎上,因應各地觀眾群拓展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
 
非典型棚內節目:先有動機,才有參與
 
「創作者從節目拍攝取得作品、獲得成就感等等,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為什麼要拍?」林曉蓓製作人講座下半場回到和孩子工作的根本——如何給予孩子動機。有趣的場域、年齡相近的朋友、共創玩樂體驗,重點在於讓他們覺得是好玩的事情。比如「當一個六十六歲剛退休的阿公,遇見高齡九十六歲的理髮師,回家滔滔不絕分享對於年過九十卻得以持續工作的興奮與敬佩。」這樣一個需要人生歷練的故事如何讓孩子感同身受?可以透過遊戲式的老人體驗,讓孩子的雙腿綁上重物、戴上不適配的眼鏡,當他們寸步難行、連標籤的字都無法看清,進而體認到高齡理髮師的厲害,單薄的故事講述孩子難以理解,親身體驗的感受將更為深刻。
 
「一生都在田裡耕作的農婦,和兒子說人生最後旅程希望以一雙美麗潔淨的雙腳入棺材。」應該設計什麼活動讓孩子感受到這份願望與情感的重量?林曉蓓製作人先舉了孫子帶阿嬤足部護養的任務為例,邀請學員以非典型棚內節目、目標觀眾為中年級學童為題激盪創意。「五感體驗,讓孩子身體增加重量,同時蒙上雙眼、觸摸不同的雙腳,辨認哪一位是自己的奶奶。」「和阿嬤一起體驗踩踏染布的工作坊,經由長時間勞動導致雙腳沾滿染料,感受阿嬤指縫充滿污泥、疲憊痠痛的狀態。」「讓阿嬤穿著務農服裝進棚,由孩子進行服裝改造的挑戰。」「舉辦一場生前告別式,讓孩子陪著阿嬤完成生前願望。」「準備指甲彩繪的材料,讓孩子盡情在奶奶的指甲上揮灑。」團隊源源不絕的點子發想趣味活動,正是依循面對孩子作為觀眾時,沉重議題需要輕鬆述說的原則。
 
然而,有時不論添加多少元素啟發孩子的興趣與動機,可能都無法與他們本身真心喜歡的事物相比。比如即將開播的《金孫任務——酸甘甜》棚內節目裡,邀請對於廟會文化抱有極大熱忱的少年,以自製樂器敲響廟會獨特的音樂與節奏,親手製作仿真廟宇與神像,更安排一場開廟儀式,沒有家學淵源、純粹對於傳統文化的喜好,這時節目只需要提供一個舞台、舖設場域,他們便可以自信分享長期累積的成果。此外,製作團隊給予孩子的關注與陪伴,也是讓他們樂於參與的原因,但是卻可能間接影響情緒的表現,以「擺攤銷售」任務為例,當製作團隊先躲藏起來、給予故事一個錨點,孩子反而更認真販售商品,空檔時自然流露疲憊、無趣的神情,因而從中獲得一份具有重量的完整體驗。製作節目時,和孩子相處保持適當距離,拉開學習空間,讓故事更有重量。
 
兒童節目關鍵在於製作團隊如何與孩子拿捏一段合適的距離,節目可以提供動機、讓孩子願意加入你的團隊,甚至把朋友找來共同出演,但如何不讓他們只是按照劇本、背台詞的演出呈現,依靠的是明確指示與足夠自由發揮的空間。「怎麼分辨節目是『拍孩子』還是『拍給孩子看』?」林曉蓓製作人回應兩者的界線其實是模糊的,比如兒童有時也會觀賞、閱讀製作給成年人的作品,但如果希望他們更理解內容,可以如同雜誌型節目裡提及的「思考階梯」,設計一步接一步的思考層次引導觀眾,又或者像是非典型棚內節目的編排,設計讓孩子擁有動機或感受的活動,這些決定了螢幕前的小小觀眾們,是否願意繼續留下來觀看稍有重量的內容,還是選擇靜靜的離開。
 
製作一檔讓孩子願意留下來的節目
 
「作品如何和孩子溝通?除了製作面的 Know-How,有一個前提是面對孩子我們如何信任、如何觀察、如何轉化、如何回應,而不是帶著我們的自己想像接近他們。」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冷彬以長期陪伴創作團隊的經驗,點出兒少節目從觀察孩子出發,再思考產製哪些作品回應,不只停留在娛樂觀眾(entertain),而是進一步讓孩子參與投入(engage),它不一定是歡樂或戲謔,可以是有重量、有壓力的內容,卻得以透過創作者在影像表達的專業能力上,提供讓孩子留下來繼續觀賞的理由,且兒童對於閱聽的接受程度遠大於成人慣以主流的觀影經驗,因此兒少節目的商業性與藝術性有更多結合在一起的可能,而這終回到從孩子身上找尋方法、從孩子的眼睛看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