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教材分享會】與中學老師一起用電影談人權
由富邦文教基金會、臺南女中人權教育資源中心、國家人權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人權電影-影像教材分享會」,於暑假圓滿落幕。分成台北與臺南兩場,共計94位來自全台不同縣市的中學老師參加,共同研討四部電影:討論台灣白色恐怖歷史的國片《超級大國民》、《第六十九信》、談非洲查德內戰的《雨季不再來》、講歐洲轉型正義的紀錄片《借問阿嬤》,透過這四部不同類型、來自不同國家的電影,搭配影像解析教材,與教師分享以影片切入教育現場的可能,發展人權主題的教學方法。

本次分享會是本會自2014年開始開辦的《全國巡迴電影學校》計畫以來,首度採「主題式」包裝,期待找到透過影像介入學生視界的方式,以「影像」做為主體的討論,增進同學的媒體素養,更讓同學在影像的元素中,發現不曾觀看的細節,進而詮釋意義,找到觀點。而本次選擇的人權主題,更是新上路的108課綱中,非常重要的四大議題之一,回看臺灣,解嚴至今30多年間,面對一出生即享有言論自由,民主社會的年輕人,教育現場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學生討論臺灣民主進程的過去,並提高年輕學子對於人權概念的重視,是這次的分享會的重點目標。而當我們從電影出發,由專業影評人分析影像中的符號、影像元素埋藏的觀點,電影所帶出關於權力、階級、轉型正義等等的意涵,探討電影中畫面的安排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在人權主題下,導演、創作者如何帶領觀眾進入故事的邏輯以及傳達訊息?並以此為出發討論影像與人權之間的關係;透過劇情片、紀錄片,實驗片等不同類型,累積對影像做為一種討論人權議題可能之各方面知識與閱讀的經驗,此做法將有機會透過電影來傳遞「人權」這樣的抽象價值,複雜的人權電影將可以刺激學生思考自己所欠缺的,甚至對威權、暴力進行反省。

課程除影像分析的規劃,另有文化體驗的課程安排,與博物館合作,協助中學教師結合博物館的資源,發揮館所教育推廣的作用。國家人權博物館將白色恐怖歷史的史料更齊全的補充給老師,並延伸至全台灣的不義遺址,讓台灣的威權歷史不只是教科書上的文字,而是更加立體的被觀看與感受,並邀請到白色恐怖的歷史研究者林傳凱老師,以「白色恐怖迷霧中抗爭者與特務」為題,跟老師分享這段臺灣歷史中,真實存在,應該知道的背景知識,另邀請到長期關注司法改革、民主人權等議題的中原大學徐偉群教授,幫老師補充當教學現場被詢問到與人權相關的關鍵主題時,可以如何與同學進行討論。

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合作中,博物館暑假檔期中的兩檔展覽:《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皆可與人權主題有緊密的扣連。在策展團隊與博物館研究員的解說介紹中,中學老師們得以從展覽中梳理台灣近代民主發展中,台灣人民的共同記憶,也從不同議題的社會運動中被保留下的物件跟論述,理解抗爭經驗中人權價值的重要性,也在事件中感受捍衛民主自由與平權的意義;並借用策展的規劃與設計去思考「觀點」的產生,引起討論。同時現場的老師所具備的「教師身分」,在理解台灣教育政策發展的進程中,也進一步反思何謂「理想」的國民,考試、科目、語言等教育制度跟規範是從何而來?當教育目標從「我」變成「我們」時,在不同時代(政權)底下,理想國民的「理想」是誰的理想?透過展覽所見,直到今日的教育現場都值得一再思想警醒,進而思考普世的公民價值。

除了影像、博物館的課程,本次研習中還加入了符合現下網路社群媒體時代,「數位科技帶來的人權危機」主題,邀請到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吳銘軒老師,分享在網路無國界的大環境底下,監控、網軍、資訊安全,假消息等等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而是否常常民眾的人權被侵害卻不自知,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與處理這些風險與困境。

分享會的最後,老師分組討論,將四天的研習內容,做轉化,並互相發表回饋在教學現場運用的可能,也為即將搭配這四部電影影像教材,下一步推出的《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提出試閱後的建議,期待有更多的教材與資源可以順利出版,也幫助在第一線工作的老師有更多教學融入的工具,希望這組與轉型正義相關的人權電影選片,可以成為老師們教學現場教學的助力。

研習片單:

*《超級大國民》 萬仁 (1994)
許毅生因50年代參與政治讀書會而遭判處無期徒刑,因無意出賣好友陳政一,使陳被槍決,而在獄中,許也與妻子離婚,而導致妻子自殺,女兒也失去依靠。16年後許毅生出獄,對於陳的死充滿愧疚,因此自囚於養老院十多年,一次心臟病發契機,許搬回女兒住處,經由探訪當時受難的獄友與關係人,藉此找尋陳之墓地,面對自己對老友以及妻子的愧疚。

*《雨季不再來》Mahamat-Saleh Haroun (2006)
男孩出生前,父親就死於內戰,男孩循線找到了現在已成為麵包師傅的仇人,成為他的學徒,但卻始終開不了槍……。本片以寫實的手法,探討非洲內戰對人性的影響,也為莫札特歌劇「狄托王的慈悲」提出了寬恕與和解的當代新義,除了土地的貧瘠,心靈情感上的枯竭,讓他們只能困在暴力和仇恨之中。這場人性的乾旱,究竟何時才能等到甘霖降臨?

*《借問阿嬤》Bálint RÉVÉSZ (2017)
三位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向他們的阿嬤請教二戰回憶:她們分別曾是英國特務、納粹德國舞蹈員、集中營的匈牙利共產黨生還者。國族對立成為她們長久的心結,但阿嬤們敵不過兒孫的邀約共聚一堂,歷史回到人與人直接的對話上,也成為阿嬤和兒孫一起重寫的家庭故事。這部片為2018年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青少年評審團獎得獎影片,此評審團由全臺灣各地16-18歲青少年組成,代表臺灣的新世代觀點。

*《第六十九信》林欣怡 (2016)
為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施水環所寫的獄中家書的再書寫,試著將施水環最後一封家書那一片空白顯影,敘述那段不可見的影像。
影片由三種人稱視角構成敘事:沈默無聲的書寫者(政治受難者施水環、施至成)、不現身的現世在場者旁白(受難者女性家屬)、第一、二、三人稱交錯的當代事件行動者的話語。